德州列举网 > 教育培训 > 职业培训 > 曹东义丨脉诊鼻祖丨正统医派丨扁鹊脉法传承班招生
德州
[切换城市]

曹东义丨脉诊鼻祖丨正统医派丨扁鹊脉法传承班招生

更新时间:2019-06-29 17:54:33 浏览次数:148次
区域: 德州 > 武城
类别:技能培训
地址:中科宏宇
脉诊鼻祖|正统医派|扁鹊脉法扁鹊脉法研究大家曹东义亲授扁鹊脉法

01学脉诊:经典是基础 ,师传是关键   我国传统医学在诊断疾病上有一套独特的“四诊”法——望、闻、问、切。其中,切就是脉诊。脉诊在“四诊”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。脉在人体而言是指血脉、经脉;诊指诊断。祖国医学认为,脉象是脏腑、气血共同作用而成的。据《史记·扁鹊传》记载:“至今天下言脉者,由扁鹊也。”由此可见,脉诊较初起源于扁鹊,扁鹊是脉学的集大成者,是宗师。扁鹊创立的“独取寸口”法,因其方便和实用,一直沿用至今。扁鹊之后,我国脉学理论、临床在历代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,使中医脉学成为一门系统科学,奠定了脉学的诊断基础。但是,中医界脉学流派众多,各具特色,唯有医祖扁鹊脉法一代一代从一而终传承至今。其它脉法均由扁鹊脉法派生出来的体系。

02承上启下,扁鹊脉法现代传承者研究者践行者,河北名医曹东义的扁鹊脉法   中医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,是中国四大国学之一,以师傅教徒弟的形式传承数千年,因此,学习中医,必须要拜正宗名师为师,有贵人相助,得到真传。 在中医的历史上,有很多珍贵的经验都流失了,无论这些经验得来是多么不容易,但也有的人很幸运,遇到了“知音”或者“贵人”,使宝贵的经验能够传承下来。扁鹊与长桑君,公乘阳庆与仓公是这样,张仲景与王叔和、李东垣与罗天益的动人事迹也有这样感人的缘分。曹东义老师有幸遇到了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、朱良春先生,成为了国医大师的入室弟子,演绎出了现代版的扁鹊与长桑君,张仲景与王叔和的动人事迹。

28种常见脉法解析 1. 浮脉: 轻取即得,重按稍减而不空,举之有余,按之不足。   特征: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,即位于皮下浅层,轻取即得,按之稍减而不空。 意义:一般见于表证,亦见于虚阳浮越证。   2. 沉脉: 轻取不应,重按始得,举之不足,按之有余。   特征:脉管搏动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,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,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,只有用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的明显跳动。 意义:多见于里证,有力为里实证;无力为里虚证。亦可见于正常人。   3.迟脉: 脉来迟慢,一息不足四至(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)。   特征:脉管搏动的频率小于正常脉率。 意义:多见于寒证,迟而有力为实寒;迟而无力为虚寒。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。   4、数脉: 买来急促,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(每分钟90-120次之间)。   特征:脉率较正常为快,比疾脉慢。 意义:多见于热证,亦见于里虚证。   5. 虚脉: 三部脉举之无力,按之空豁,应指松软。异食无力脉象的总称。   特征:脉搏搏动力量软弱,寸、关、尺三部,浮、中、沉三候均无力。 意义:见于虚证,多为气血两虚。   6. 实脉: 三部脉充实有力,其势来去皆盛。亦为有力脉象的总称。   特征:脉搏搏动力量强,寸、关、尺三部,浮、中、沉三候均有力量,脉管宽大。 意义:见于实证、亦见于常人。   7. 洪脉: 脉体宽大,充实有力,来盛去衰,状若波涛汹涌。   特征:脉体宽大,搏动部位浅表,指下有力。 意义: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。   8. 细脉 :脉细如线,但应指明显。   特征:脉道狭小,指下寻之往来如线,但按之不绝,应指起落明显。   9. 滑脉: 往来流利,应指圆滑,如盘走珠。   特征:脉搏形态应指圆滑,如同圆珠流畅地由尺部向寸部滚动,浮、中、沉取可感觉到。 意义:多见于痰湿、食积和实热等病证。亦是青壮年的常脉,妇女的孕脉。   10. 涩脉: 形细而行迟,往来艰涩不畅,脉势不均。   特征:脉形较细,脉势滞涩不畅,如“轻刀刮竹”;至数较缓而不匀,脉力大小亦不均,呈三五不调之状。 意义:多见于气滞、血瘀和精伤、血少。   11. 弦脉: 端直以长,如按琴弦。   特征:脉形端直而似长,脉势较强,脉道较硬,切脉时有挺然指下、直起直落的感觉。 意义:多见于肝胆病、疼痛。痰饮等,或为胃气衰败者。亦见于老年健康患者。   12. 紧脉: 绷急弹指,状如牵绳转索。   特征:脉势紧张有力,坚搏抗指,脉管的紧张度、力度均比弦脉高,其指感比弦脉更加绷急有力,且有旋转绞动或左右弹指的感觉,但脉体较弦脉柔软。 意义:多见于实寒证、疼痛和食积等。
德州职业培训相关信息
北京中科宏宇中医研究院
注册时间:2018年11月07日
UID:540559
---------- 认证信息 ----------
手机已认证 实名已认证 企业已认证
查看用户主页